美联储大厦将倾?特朗普还没动手,鲍威尔的防火墙已快烧穿
怀俄明州的杰克逊霍尔,风景如画,空气里本该是学术和咖啡的香气。可今年的全球央行年会,味道全变了,飘散着一股火药味。会场外,那些明显增多的安保人员,眼神警惕地扫视着周围,他们的存在本身,就是一个无声的警告:这里不再是经济学家们的象牙塔,而是一个政治角力的前线阵地。
风暴的中心,是那个执掌全球货币水龙头的机构——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。一场前所未见的政治围猎,正从四面八方扑来,目标直指它的独立性,那块被视为现代经济基石的压舱石。特朗普和他身后的影子们,已经不满足于隔空喊话,他们的手,正试图直接伸向美联储的决策会议室。
最近,这把火烧到了理事丽莎·库克的身上。社交媒体上,一张图片流传开来,上面是美联储理事会的群像,唯独库克的照片被放大,打上了一个刺眼的红色叉号,旁边赫然标注着“骗子”二字。更令人不寒而栗的是,没过多久,连她据称在密歇根州的住址照片,都被公之于众。
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政策分歧或政治批评了。这种手法,带着一股街头恐吓的蛮横,像极了黑帮电影里的桥段:你不听话,我就让你和你的家人不得安宁。前旧金山联储的高级顾问蒂姆·马赫迪说得更直白,他把这称作“赤裸裸的勒索”。目的很明确,就是要把这些技术官僚搞得身心俱疲,要么乖乖在利率问题上“合作”,要么就自己卷铺盖走人,好给总统的亲信腾位置。
这套组合拳的逻辑,和校园里那些霸凌弱小的孩子没什么两样。今天你交出了午餐钱,明天他们就会盯上你的书包。提名一个自己人斯蒂芬·米兰还不够,他们要的是整个美联储都姓“特”。库克的回应很克制,她说不会因为“某条推文”就辞职,但那种泰山压顶的压力,隔着屏幕都能感觉到。
白宫为什么偏偏挑中了库克?他们没说。法律上讲,要罢免一位美联储理事,需要有充足的“理由”,可这个“理由”到底是什么,法律条文里写得模棱两可,留下了一个巨大的操作空间。真要动起手来,一场旷日持久的法律战在所难免,但那种折腾本身,对一个学者出身的官员就是一种巨大的消耗。
面对这种局面,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就像一个在钢丝上跳舞的人,脚下是万丈深渊。他在杰克逊霍尔的演讲,字斟句酌,暗示未来可能会降息。这番话,既要安抚市场,又要显得决策是基于纯粹的经济数据,而不是屈服于政治咆哮。可问题是,一旦你的行动方向和那个天天在推特上骂你的人所期望的一致,就算你心里再怎么清白,外界的观感也会变得非常微妙。
了解鲍威尔的人都相信,他本人是个硬骨头,不会轻易被这些高调的施压所左右。他们真正担心的,是鲍威尔卸任之后的那片天。他的主席任期到明年五月就结束了,到那时,如果白宫易主,新上任的总统和他挑选的新主席,会不会对美联储来一场彻底的“格式化”?
这种担忧绝非空穴来风。一个名为“2025计划”的庞大方案,已经在华盛顿的保守派圈子里流传甚广。这份长达近千页的文件,为下一届共和党政府规划了详细的行动蓝图,其中一个核心思想,就是要把美联储这种所谓的“独立机构”彻底置于总统的行政权力之下。他们认为,这些机构已经成了阻碍总统意志的“深层政府”的一部分。
看看司法部、联邦调查局的遭遇,就不难想象美联储的未来。鲍威尔的前高级顾问乔恩·福斯特的警告让人脊背发凉:“下一任主席可能会尝试对理事会的工作人员发起类似的清洗。”这意味着,不仅仅是高层换血,整个机构的专业精神和制度记忆,都可能被连根拔起。
美联储的七人理事会里,特朗普已经安插了两名自己人。如果他能再提名两人,包括明年春天任命一位新的主席,那么他的盟友就将在理事会中占据多数。到那时,他们就可以推动对整个美联储体系的根本性改造,而这其中最脆弱的一环,就是那12家地区联储银行。
这12家地区联储,是美联储体系里一道精巧的防火墙。它们的行长不是由总统任命,而是由各自辖区内的银行家和商界领袖组成的地方董事会选出。这种设计,从1913年美联储成立之初,就是为了防止货币政策权力过度集中在华盛顿的政客手中,让决策能更多地听到来自全国各地的真实声音。
可现在,这道防火墙也岌岌可危。地区联储主席的任期是五年,明年三月前,他们都需要得到华盛顿的理事会批准才能连任。试想一下,如果届时理事会被特朗普的人马所掌控,他们完全可以打破几十年来的惯例,拒绝为那些“不听话”的地区联储主席续约。这无异于拆掉了大坝的泄洪闸,政治的洪水将畅通无阻地淹没整个货币政策体系。
历史的教训并不遥远。上世纪70年代,时任总统尼克松为了赢得连任,就曾向当时的美联储主席阿瑟·伯恩斯施压,要求他在选举前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。伯恩斯最终屈服了,结果为美国带来了长达十年的“大滞胀”时代。那段痛苦的经历,最后不得不依靠保罗·沃尔克在80年代初以铁腕手段,用极高的利率和一场惨痛的经济衰退才得以终结。
健忘是政治的常态。如今,似乎有人想再把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重演一遍。金融市场之所以愿意给美国更低的借贷成本,相信美元的稳定,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们信任美联储的独立性和专业性。一旦这种信任崩塌,投资者会开始怀疑,美联储的每一次加息或降息,究竟是基于通胀数据,还是基于某位总统的推文。
这种不确定性,对全球经济而言是灾难性的。看看土耳其,埃尔多安对央行的粗暴干预,直接导致里拉崩盘,通胀失控。再看看阿根廷,政治与货币政策的纠缠,让这个国家常年在经济危机中打转。美国之所以是美国,美元之所以是美元,正是因为它拥有一个被认为能够超越党派政治的中央银行。
如今,这场针对美联储的战争,已经不再是关于零点几个百分点的利率调整,它触及的是整个战后全球金融秩序的根基。当独立的灯塔开始摇晃,所有在海上航行的船只,都将迷失方向。
我的看法是,这场风波的本质,已经超越了经济范畴,演变成了一场对制度和信任的极限压力测试。这不仅仅是特朗普个人的行事风格问题,它反映了一种更深层次的民粹主义思潮,即对所有精英化、专业化的建制派机构的彻底不信任。如果连美联储这块最后的阵地都失守,那么被动摇的将不仅仅是美国的经济信誉,更是全球市场赖以运转的底层逻辑。我们正在目睹的,可能是一个时代的基石被缓慢侵蚀的过程,而大多数人甚至还没意识到脚下的地面正在开裂。
申宝策略-股票免费配资-上海股票配资招商-配资官网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