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海的天空,火药味瞬间弥漫。
一架解放军直-10武装直升机,正在自家地盘上,对两艘不请自来的外国军舰例行“盯梢”。
这本是再正常不过的操作。
可就在这时,其中一艘军舰上,一架舰载直升机悍然升空。它做的第一件事,就是关掉应答器,想在雷达上玩一把“隐身”。
紧接着,它一头朝我们的直-10猛冲过来,那架势,摆明了是想来场“空中碰碰车”。
南海刚走台海又来
说时迟那时快,另一架直-10从侧翼呼啸而至,和战友瞬间形成一个夹角,把那架心怀鬼胎的直升机牢牢锁定在中间。
空中的攻守之势,顷刻逆转。
对方一看占不到便宜,那点危险的小心思才算彻底熄火。事后,东部战区通报惜字如金,但给这事儿的定性,却是分量极重的四个字——“滋扰挑衅”。
这可不是一次偶发事件,而是一套连环拳。
就在48小时前,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这两艘军舰,已经在南海折腾了好几个星期,甚至拉上菲律宾,在中国最重要的九三阅兵日期间,搞所谓的“联合巡航”。
南部战区当时就撂下狠话:任何搅局南海、制造热点的企图都不可能得逞!
结果呢?人家压根没当回事。在南海的戏唱罢,这哥俩儿压根没打算回家,而是船头一转,直奔更敏感的台湾海峡。
从南海到台海,这一南一北,递交的哪是什么航行计划,分明就是两封敌意满满的“战书”。
撕下自由航行的画皮
嘴上喊着“航行自由”,干的事却没一件是自由的,更别提和平。
这两艘军舰横穿海峡,事前不打一声招呼,行为举止也完全不符合国际法中“无害通过”的基本原则。
解放军派飞机抵近监视,是主权国家天经地义的权力。可对方的反应,却充满了对抗性。
起飞舰载机,这本身就是一种态势升级。
更阴险的是,那架直升机故意关闭ADS-B应答信号,这在民航领域是可能导致机毁人亡的严重违规,在军事对峙中,就是为了隐藏意图,方便搞小动作。
它后续的逼近动作,在任何空中相遇准则里,都可以被定义为敌对行为。这根本不是什么“航行”,而是一场玩火的军事冒险。
四个字背后的舆论战
面对这种极限施压,东部战区的反应堪称教科书。第二架直-10的秒速到位,说明我们对这类突发情况,早有预案,而且反应链条极快。
但比战术动作更值得玩味的,是咱们在话语权上的变化。
“滋扰挑衅”这四个字,看似简单,实则宣告中国对这类行为的定性,已经从被动回应转向了主动出击。
2022年,还是这俩国家,就曾在南海碰瓷,炒作所谓“解放军拦截其侦察机”。当时明明是他们的飞机抵近侦察在先,我们依法反制在后,结果硬是被他们颠倒黑白,把自己塑造成了“受害者”。
国防部当时就警告过:“来一次反制一次、不请自来者后果自负”。
有了上次的经验,这次我们显然不会再给对方留下任何泼脏水的空间。事发当天就快刀斩乱麻,用“滋扰挑衅”一锤定音,就是先发制人,把事实的锚定下来。
这是一种信息战的打法升级,我们不再等着你出牌,而是直接定义牌局的性质。
结语
这次事件的主角直-10,前不久刚在阅兵式上作为护旗手惊艳亮相。从天安门前的荣光,到台海交锋的实战,它传递的信号再清楚不过:解放军的武器装备,不是摆设,是随时能打的实战力量。
澳加的连续挑衅,本质上还是在替人火中取栗,这背后是特朗普政府主导的“印太战略”在作祟,目的就是利用盟友在中国周边不断制造麻烦。
这场大国博弈远未结束,但中国的应对,无论是在军事层面,还是在舆论场上,都在变得越来越成熟,越来越主动。
“滋扰挑衅”这四个字,既是对一次事件的精准定性,更是一个清晰的信号:那个只做不说、默默应对的时代,正在成为过去。
申宝策略-股票免费配资-上海股票配资招商-配资官网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